為老人助餐助醫 讓老人省心省力一包養價格(便民生活圈 提升幸福度③) _ 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b33160d2b889.34093057.

核心閱讀

利用大數據讓老年人就醫更安心、開設長者食堂讓老年人吃飯更省心、盡責服務讓老年人生活更舒包養甜心網心……近年來,重慶合理布局養老服務設施,構建一刻鐘養老服務圈,為老年人就近提供各類基本服務。

連接助醫熱線,包養女人劉光良老人再也不擔心自己獨居時摔倒,只要按下手機快捷鍵,街道包養養老中心工作人員就會立即派人急救,送往醫院。

搭上“流動助浴快車”,李爺爺再也不覺得洗澡是件麻煩事。浴缸、洗護用品、空調一應俱全,即使冬日洗澡也很舒心。

報名街道老年大學,胡淑會老人空閑時間再也不無聊。她每周去3次,一下午滿滿的收獲,天天笑口常開。

…………

在重慶,越來越多老年人正在樂享晚年,實現最美“夕陽紅”。

重慶共有常住人口3205.4萬人,65周包養app歲以上老年人有547.36萬人。為應對老齡化趨勢,近年來,重慶合理布局養老服務設施,如毛細血管嵌入社區內部,構建一刻鐘養老服務圈,為老年人就近提供助餐、助潔、助醫等35包養網推薦項基本服務。目前,全市已建成2912個社區養老服務站,覆蓋率達89%,惠及150萬城市老年人,覆蓋21%老年群體。

運用智慧手段

及時救助獨居老人

夜幕降臨,重慶渝中區惠源家·石油路街道養老服務中心里一片寂靜。

“嘀嘀嘀……”晚上10點,走廊里的警報聲突然響起,服務臺里的電腦屏同時閃爍,“蘇婆婆離床超時!”中心工作人員彭杰立即撥打蘇婆婆電話,可手機關機,聯系不上。盯著眼前不斷閃爍的報警信息,彭杰迅速打開居家智能屏幕,只見蘇婆婆癱坐在沙發上短期包養

“蘇婆婆,需要幫助嗎包養網?”彭杰對著屏幕問,只見對方虛弱地點了下頭。彭杰趕緊趕往蘇婆婆家中,見其滿頭大汗、喘著粗氣,彭杰立即將她送往醫院就診。

救助速度如此快,得益于渝中區建設的一刻鐘養老服務圈。

作為老城區,渝中區60歲以上常住人口有11.63萬人,占全區常住人口的19.76%。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有就醫需求,蘇婆婆就是其中一位。

蘇婆婆今年72歲,家住石油路包養網街道民樂村社區,女兒定居國外,平時只有自己獨居家里。最近,蘇婆婆的生活發生了改變,方便不少。“家里安裝了居家智能屏幕,床墊也是智能的,24小時監護身體狀況。”蘇婆婆說。

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這些數據一頭連接女大生包養俱樂部著養老中心包養感情的平臺,另一頭連接著蘇婆婆女兒的手機APP。一旦有緊急情況發生,養老服務中心會有專業的護理團隊,立即上門給蘇婆婆提供助醫服務。

此外,該養老服務中心緊鄰一家三甲醫院,并與附近多家醫院建立綠色就醫通道,讓老年人就醫有保障,養老更安心。

建設智慧城市,發展智慧養老,渝中區讓數據多“跑腿”,老人更安全。

2021年9月,大溪溝街道羅家院社區試點運行關愛獨居老人數據服務。通過大數據,供電公司為獨居老人用電行為“畫像”,再通過實時用電數據與“包養故事畫像”比對分析。一旦獨居老人長時間不用電,系統將發出紅色預警,提醒社區工作人員及時上門查看。此外,渝中區還運用“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綜合分析老人需求,因地制宜開展助醫等服務。

開辦長者食堂

飯菜實惠就餐方便

重慶兩江新區翠云街道云卉路社區,6層小樓整潔明亮包養網推薦,綠包養樹掩映。鄔德明老人從2樓窗戶探出頭來,笑著喊道,“飯到了,趕緊上來。”

上樓進屋,桌上三菜一湯,老兩口開心地吃著。“再來一塊紅燒肉。”鄔德明一邊吃,一邊給老伴徐世芳夾菜。

可口的飯菜來自街道養老中心。這得益于兩江新區構建一刻鐘便包養民生活圈,引入養老機構,打造一批社區養老服務中心。

近年來,翠云街道加大包養對養老服務工作投入力度,以“公建民營”管理形式,在轄區各社區高標準建設4所養老服務中心(站),打造一刻鐘養老服務圈。

2018年,百齡幫·翠云街道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開辦長者食堂,為附近老人提供包養網助餐服務。居民既可去食堂就餐,也可請工作人員送餐上門,70歲以上老人每頓飯僅需5元錢。

以往,包養網兒子在外地務工,徐世芳腿腳不便,還常年吃藥。鄔德明跑上跑下照顧,自己做飯實在力不從心。

現在,鄔德明中午去食堂吃飯,走路幾分鐘即到,還能順便把晚飯也帶回來,晚上加熱一下就能吃。“好吃又方便,頓頓不重樣,也省去了買菜洗碗的麻煩!”沒了煮飯的煩惱,他更是笑口常開。

在翠云街包養妹道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每天有三四十位老人到食堂就餐,此外還有10多人選擇送餐上門服務。

做好助餐服務,既有養老機構的努力,也離不開政包養價格ptt府的大力支持。“我們既補貼養老機構,又發動包養甜心網志愿者參與,減輕機構和居民負擔。”翠云街道黨工委書記譚于介紹,普通居民三菜一湯需要7元,但70歲以上老人和60歲以上低保、失獨等老人僅需5元。同時,街道還發動志愿者加入送餐服務,減輕養老機構人員壓力。

不僅要包養網有得吃,還要吃得好。為更好滿足老年人就餐需求,養老服務中心經常摸排,充分了解社區老年人的需求及喜好。

“老年人牙口不好,喜歡吃軟一點,我包養網們就讓廚師炒得包養網dcard久一點。”工作人員包養網介紹,隨著大家生活水平提高,更包養俱樂部加注重健康。食堂的飯菜還注意少鹽低糖,讓老人吃得更健康。

作為全國首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區域,如今,兩江包養網心得新區多措并舉,建成社區養老服務設施49個,實現了社區養老服務全覆蓋。其中,9個站點可包養app提供助餐服務,2022年累計助餐近4000人次。

組織專業人員

就近提供助潔服務

“宋婆婆,我來啦,帶了專門洗抽油煙機的清潔劑。”走到客廳床邊,重慶渝北區雙龍湖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李福芬笑著包養和宋淑君老人打招呼,湊上前去,給她看新買的清潔劑。

宋淑君點點頭,回報以笑臉。多年前,她因摔跤損傷身體。老伴聶國仲照顧她已是心力不足,家里衛生更是顧不上。兒女們也都上了歲數,平時只能偶爾過來探望。

這可讓老兩口犯了難,抽油煙機油漬累積,逐漸堵塞。一次,聶國仲準備自己做個菜,油煙嗆得他直咳嗽。

李福芬接手助潔服務后,立即購買清潔劑,仔細清洗油漬,讓抽油煙機好用了。

近年來,渝北區積極建設一刻鐘養老服務圈,開展家庭養老床位試點,把養老床位搬進老人家中,由養老機構組建服務隊伍,就近為老人提供助潔等服務,打通養老服務的“最后一米”。其中,主要費用由渝北區民政局補貼,居民個人僅需承擔一至女大生包養俱樂部三成。

根據服務協議,李福芬每周4次到宋淑君家中服務包養,每次不少于2小時。她不僅勤勤懇懇完成分內工作,還處處替老人著想,做了不少額外服務。廁所臟,她用鹽水清潔;買菜難,她上門之前到菜市場代買;購物,她到網上貨比三家,買最實惠的……

不僅為房子做包養感情清潔,李福芬還為老人做衛生。每次上門,她幫老人梳理頭發、擦洗臉部。如今,老人干凈整潔,清清爽爽。

“有了小李,再也不用擔心家里亂了。”說起李福芬,聶國仲總是豎起大拇指。

在渝北區,一大批像李福芬這樣的工作人員盡心盡責,幫助老人安度晚年。在渝北區民政局負責人看來,“既要發揮人的積極性,包養網ppt還要完善制度,監督養老機構提高服務水平。”

2022年7月,渝北區印發養老機構運營管理考核辦法。區民政局通過不定期抽查、第三方評估等方式開展實地檢查,評定考核等級,將其作為相關補貼發放的依據,督促養老機構盡心服務老年人。

TC:sugarpopular900